2017-05-29 16:20:01 浏览:402
表面工程分会推荐刘宣勇为学会青年科技成就奖候选人
刘宣勇博士是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副研究员,是丁传贤院士推荐加入表面工程分会的青年学者。自参加学会以来,积极参加学会组织的学术活动,在学会2005年重庆年会和第六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兰州)上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他还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发展知名的学者加入学会。表面工程分会向总会推荐刘宣勇为学会青年科技成就奖候选人。经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研究决定,推荐刘宣勇博士为中国科协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
刘宣勇博士从事生物材料表面改性方面的研究,采用等离子体喷涂、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和化学处理等表面改性方法,改善了硬组织替代材料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并对植入体材料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机理进行了深入探查。
2000年以来,刘宣勇博士进行了多项创新性的研究工作,先后成功制备了新型生物活性钙硅酸盐涂层、生物活性纳米氧化钛涂层、生物活性硅基材料以及原位改性医用钛合金植入体材料;阐述了上述材料的生物活性与生物相容性机制,系统分析了植入体材料表面组分、结构与其生物学性能之间的关系,为植入体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1年以来,刘宣勇博士连续在生物材料领域著名期刊Biomaterials(I.F.=4.698)上发表学术论文14篇(第一作者7篇),Appl.Phys. Lett. (I.F=4.127)上发表论文2篇(均为第一作者),其博士学位论文"等离子喷涂生物活性硅灰石涂层研究"被评为2004年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由于在生物医用材料表面改性研究方面的显著成绩,2004年应邀为著名综述性期刊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R- Reports(I.F.=10.517)撰写相关论文,应CRC Press/Taylor & Francis Group,ResearchSignpost和化学工业出版社三家出版社邀请主编或撰写相关专著,已应邀在三个会议上做邀请报告,并将在2007年美国材料春季年会(MRS’2007)GG分会上做邀请报告。
(1)迄今共发表学术论文73篇(第一作者30篇,第二作者26篇,第三作者12篇),其中56篇论文被SCI收录,47篇论文被EI收录。第一作者论文中影响因子高于10.0的有1篇、高于4.0的有9篇。
(2)所发表的学术论文被SCI论文他引179篇次(第一作者论文被SCI论文他引117篇次),2001年发表于Biomaterials,22/14 (2001) 2007-2012的文章SCI论文他引达33篇次,2002年发表于Biomaterials, 23/3(2002) 963-968的文章SCI论文他引达15篇次,2004年发表在Mater. Sci. Eng. Reports 47(2004) 49–121的文章SCI论文他引达21篇次。
已授权发明专利:硅灰石涂层—钛合金承载骨替换材料及制备方法,发明人:刘宣勇,郑学斌,丁传贤, 专利号:ZL01132069.9
正在申请的专利:
(1) 发明名称:硅酸二钙涂层—钛合金承载骨替换材料及制备方法,发明人:刘宣勇,郑学斌,陶顺衍,丁传贤, 申请号:02111344.0
(2) 发明名称:一种制备生物活性纳米氧化钛涂层的方法,发明人:刘宣勇,赵晓兵,丁传贤,申请号:200510023170.2
(3) 发明名称:硅酸二钙/氧化锆复合涂层—钛合金承载骨替换材料及制备方法,发明人:谢有桃,刘宣勇,郑学斌,丁传贤,申请号:200410067510.7
(4) 发明名称:一种氢离子注入提高纳米氧化钛涂层生物活性的方法,发明人:刘宣勇,赵晓兵,丁传贤,申请号:2005100297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