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工程分会第三届三次委员会全体会议大连召开

2017-05-29 16:03:14 浏览:377

表面工程分会第三届三次委员会全体会议7月6日大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委员近30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副主任委员马世宁教授主持。会议听取了第五届表面工程国际会议承办单位的汇报,表面工程分会秘书工作汇报,对2008年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主题进行了讨论,还对第六届表面工程国际会议承办单位和地点进行了讨论。

 

 

附:

表面工程分会工作汇报(2006.8-2007.7)

 

1 学会表彰

2006年11月在杭州的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上,表面工程分会获得先进分会的奖杯,第四届表面工程国际会议获得总会成果奖,马世宁等9名表面工程分会委员获得学会先进工作者称号。

推荐人才

2007年2月,表面工程分会推荐刘宣勇博士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青年科技成就奖候选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总会经过对各分会推荐的"青年科技成就奖"候选人的评选,决定推荐刘宣勇等6人参加中国科协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评选。刘宣勇博士的成果包括:新型钙硅酸盐生物活性陶瓷涂层;生物活性纳米氧化钛涂层;;硅单晶表面生物活化;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医用钛合金表面改性。

推荐成果

2007年表面工程分会推荐徐滨士、董世运、许一等的研究成果“纳米颗粒复合表面工程技术及其推广应用”项目申报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 课题组采用纳米颗粒提升传统表面工程技术,开发的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技术、纳米减摩自修复添加剂技术有多项创新之处,解决了过去不能解决的装备维修(再制造)难题,显著提升产品质量,延长机电产品的服役年限。其研究成果在国内外20多家单位的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显著的经济效益,尤其是被英国伯明翰大学和李斯特派特再制造公司引进,证明该成果在国际上的先进性。纳米颗粒复合表面工程技术为我国机电产品性能和质量的提升开创了新的技术途径,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将对节能、节材、保护环境和构建节约型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2 学术交流

表面工程国际会议

  第五届表面工程国际会议即将召开,会议在徐院士和徐可为主任委员的指导下,进展顺利。6月在北京召开了筹备情况汇报会。会议得到世界各国表面技术同行的关注,投稿达到400余篇。

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

   2006年,在陈建敏副主任委员的周密组织下成功召开了第六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2008年的第七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有由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承办,乔培新副主任委员负责,会议筹备于本月正式启动。

海峡两岸薄膜科学技术研讨会

为了促进海峡两岸薄膜材料研发与应用的共同发展,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与台湾镀膜科技协会的协商,自2005年起作为系列会议,每年在两岸轮流举办一次薄膜科学技术研讨会,首届会议已于2005年12月23-25日在台湾日月潭举办并取得圆满成功,第二届海峡两岸薄膜科学技术研讨会于2006年10月18-20日在西安举办。第三届海峡两岸薄膜科学技术研讨会于2007年11月2-3日在台北举办。目前开始接受报名和稿件。

2007全国表面处理和涂料涂装技术研讨会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联合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处理和涂料涂装专业委员会于2007年8月10-12日在云南昆明召开2007全国表面处理和涂料涂装技术学术会议。会议针对金属表面处理和涂料涂装的发展和新技术推广应用进行专题研讨和交流。交流内容:钢铁表面前处理、后处理;磷化、钝化、仿古处理;  有色合金的表面处理; 清洁少污染前处理;新型涂料及涂装工艺;防锈材料及包装封存材料;缓蚀剂及表面吸附剂;涂层检测方法及仪器;其他表面处理新技术新材料。

2007全国腐蚀研究与表面工程技术研讨会

    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定于11月3日在长沙召开,主题为“发挥产学研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表面工程分会将在2007年11月4 -6日召开“2007全国腐蚀研究与表面工程技术研讨会”。现向全国腐蚀与表面工程研究和工程技术人员征集稿件。征文范围:

(1)腐蚀与防护理论基础研究;

(2)管线的腐蚀、失效分析等;

(3) 缓蚀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包括黑色和有色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金属缓蚀剂;化学清洗与水处理技术等);

(4)表面处理技术(包括金属与非金属电(刷)镀、化学镀、涂料与涂装、金属表面高耐蚀耐磨技术)

(5)表面分析技术;腐蚀电化学与电化学测试技术;腐蚀试验方法和标准;阴极保护阳极保护;安全评估和寿命预测。

 

3分会会刊和网站

表面工程分会会刊《中国表面工程》在徐滨士院士和副主任委员马士宁教授的指导下,刊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根据最新统计资料,《中国表面工程》的影响因子已经达到0.904。

表面工程学会专用网站www.bmgc.org,及时公告学会的国际交流、学术交流、编辑出版、教育培训、科技咨询等工作,并利用网络优势开展组织建设、会议组织、资料统计等学会工作的各个方面。

   定期编辑表面工程会讯每月一期(电子版),将学会的动态、学术进展、国际交流、会议征文通知和展览会预告等信息在第一时间发给会员。通过网络与委员达成互动,促进学会工作的开展。

 

4国际交流

表面工程分会与新加坡表面精饰协会建立了联系,新加坡表面精饰协会邀请表面工程分会组团参加12月在新加坡召开的第三届表面与界面国际会议。目前开始接受报名。新加坡表面精饰协会希望将我们的再制造技术和腐蚀与防护技术推广到新加坡的航运和炼油行业。

 

 

表面工程分会

200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