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9 15:53:15 浏览:370
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何明奕教授的《无结晶形层与机械镀锌的镀层合金化》介绍了一种在室温下采用界面吸附的方法将金属微粉在待镀物基体表面形成吸附沉积层的方法。沉积层经致密化处理后使固相的金属球粒密集堆砌、镶嵌形成整体性结构,形层过程中镀层主体的形成可以不发生结晶现象,变化金属微粉的成分或添加金属盐可以实现镀层的合金化,从而改善镀层特性。无结晶反应形成镀层时需要的能量较小,有色金属利用率高,有可能成为一类节约能源和有色金属,能应用于钢铁表面防护的清洁生产工艺。
机械工业部第四设计研究院的郭磊高工介绍了国际著名汽车公司北美工厂新建轿车涂装线的设计理念和装备。概要地介绍了代表国际一流涂装技术水平的生产线涂装车间的涂装工艺、设备和机械化输送系统的情况。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系徐克博士介绍了他们在聚苯胺对不锈钢的防腐作用及失效机理的研究成果。他们采用循环伏安法在不锈钢电极上于0.2 M H2SO4 + 0.1 M 苯胺溶液中电化学沉积不同厚度的聚苯胺膜,通过监测聚苯胺膜在酸溶液中的开路电位来评价其防腐性能。实验发现,聚苯胺膜的防腐性能随膜厚度的增大而增强,其防腐机理主要为阳极保护机理。采用偶合电极对比分析、循环伏安法、电化学阻抗谱等研究了聚苯胺防腐膜层的失效机理,发现聚苯胺的防腐失效主要是由于聚苯胺膜与不锈钢电极间的接触电阻增大或者脱层导致两者之间的偶合作用减弱,使聚苯胺失去防腐性能。
研讨会还结合涂料涂装和表面保护的热点问题和前沿技术进行了研讨。西北工业大学 腐蚀与防护研究室刘道新教授报告了《离子增强沉积TiN/Ti复合膜层对钛合金高温微动疲劳性能的影响》。针对钛合金高温微动疲劳的问题,利用离子增强沉积技术在钛合金表面制备了TiN/Ti复合膜层,研究了膜层的剖面成分分布、膜基结合强度、膜层显微硬度、韧性、摩擦学性能及抗微动疲劳性能。结果表明:利用离子增强沉积技术可以获得硬度高、韧性好、膜基结合强度高的TiN/Ti复合膜层。该膜层具有较好的抗磨和减摩性能,显著地提高了Ti811钛合金350℃高温环境下的常规磨损和微动疲劳抗力。喷丸强化能够显著提高Ti811合金的抗微动疲劳性能,然而喷丸后进行离子增强沉积TiN/Ti复合膜后处理,由于残余压应力的衰减及膜层易于开裂和脱落,微动疲劳抗力反而低于喷丸强化或TiN/Ti复合膜单独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