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l Presentation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压水堆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传热管表面结垢行为研究
编号:168 访问权限:Participants Only 更新:2021-04-23 13:41:08 浏览:107次

2021-05-16 11:50

15min

[F] 分会场五 [F1] 分会场五上午

暂无文件

摘要
压水堆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的二次侧结垢问题通常是由于二回路表面厚氧化垢生长及可溶性粒子沉积造成的。沉积的氧化污垢(Fe3O4)会导致传热管表面的各种腐蚀,严重影响到蒸汽发生器内部的完整性、换热效率和水化学控制。基于此,本文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Fe2+、OH-在Fe3O4表面的吸附特性。在Fetet1-和Feoct2-两种终端表面下,建立了Fe2+和OH-在Fe3O4(1 1 1)表面上的8种高对称吸附构型。同时,研究了Fe2+/Fe3O4(1 1 1)、OH-/Fe3O4(1 1 1)在吸附前后的相互作用机理和电子结构。结果表明,Fe2+和OH-最稳定的吸附位点是Fe3O4(111) tet-b和Fe3O4(111) oct-Oh构型。Fe2+吸附在Fe3O4(111) tet-b位点后,Fe-Fe和Fe-O键的长度和Fe-Fe-O键角发生变化。Fe3O4(1 1 1)表面顶部原子的平行方向和垂直方向发生了变化,且顶部原子的位移最大,表明Fe2+吸附会影响Fe3O4晶格参数。此外,Fe2+与Fe3O4(1 1 1)之间存在0.5~0.81e的电荷转移,而OH-/Fe3O4(111) oct-Oh的电荷转移量为0.18 ~ 0.63e,Fe2+和OH-都能在Fe3O4(1 1 1)表面形成化学键。研究结果探究了Fe3O4污垢的成核和团聚现象,并为压水堆蒸汽发生器传热管二次侧Fe3O4污垢不同晶面处的生长过程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压水堆核电站;密度泛函理论;化学吸附;污垢;表面腐蚀
报告人
任 潞
中山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