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ited speech软质环氧树脂涂层的固-油协同超润滑行为研究
编号:453 访问权限:Participants Only 更新:2024-04-25 15:28:35 浏览:88次

2024-05-12 13:50

20min

[H3] 论坛7:摩擦、磨损与润滑技术B [H3-2] 论坛7B下午

暂无文件

摘要

油润滑由于维护便利性高,经济性好等优点,是目前工程应用中最常用的润滑方式。然而,大多数粘性基础油实现超润滑仍然具有挑战性。固-油协同被证实是实现油基超润滑的有效手段,但目前相关研究主要基于无机涂层构建的固-油协同超润滑体系,适用的油品类型有限。本文利用环氧树脂(EP)涂层和不同类型的基础油构建了固-油协同润滑体系。非极性油(石蜡、150N、PAO10)和极性油(PEG200、TMTC、OH PDMS、m-PEG550、1,4-丁二醇、1,5-戊二醇)与EP涂层组成的固-油协同润滑体系均能在空气环境条件下实现宏观超润滑。同时,EP涂层的固-油协同润滑体系实现超润滑没有出现明显的磨合阶段,摩擦副未出现明显的磨损。TEM-EDS、TOF-SIMS、显微红外光谱结果表明钢球表面形成了一层羟基化转移膜,即使在不含羟基的非极性油中摩擦的钢球表面形成的转移膜中仍然含有大量的羟基。EP涂层促进了钢球的表面羟基化,这可能是基础油实现EP涂层表面超润滑的一个关键因素。且含有羟基的极性油与EP涂层复合的摩擦系数可低至0.001。油润滑由于维护便利性高,经济性好等优点,是目前工程应用中最常用的润滑方式。然而,大多数粘性基础油实现超润滑仍然具有挑战性。固-油协同被证实是实现油基超润滑的有效手段,但目前相关研究主要基于无机涂层构建的固-油协同超润滑体系,适用的油品类型有限。本文利用环氧树脂(EP)涂层和不同类型的基础油构建了固-油协同润滑体系。非极性油(石蜡、150N、PAO10)和极性油(PEG200、TMTC、OH PDMS、m-PEG550、1,4-丁二醇、1,5-戊二醇)与EP涂层组成的固-油协同润滑体系均能在空气环境条件下实现宏观超润滑。同时,EP涂层的固-油协同润滑体系实现超润滑没有出现明显的磨合阶段,摩擦副未出现明显的磨损。TEM-EDS、TOF-SIMS、显微红外光谱结果表明钢球表面形成了一层羟基化转移膜,即使在不含羟基的非极性油中摩擦的钢球表面形成的转移膜中仍然含有大量的羟基。EP涂层促进了钢球的表面羟基化,这可能是基础油实现EP涂层表面超润滑的一个关键因素。且含有羟基的极性油与EP涂层复合的摩擦系数可低至0.001。

关键词
宏观超润滑,复合润滑,环氧树脂
报告人
刘 小强
江西理工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