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ited speech激光喷涂颗粒熔化行为及沉积机理研究
编号:386 访问权限:Participants Only 更新:2024-04-24 15:18:37 浏览:97次

2024-05-12 10:35

20min

[E1] 论坛4:热喷涂与冷喷涂技术A [E1-1] 论坛4A上午

暂无文件

摘要
激光喷涂技术衍生于超高速激光熔覆技术,在喷涂过程中,激光与基体平行,颗粒在激光中加热达到熔化或者半熔化状态,沉积到基体表面形成涂层。本研究采用激光喷涂制备了Ni、316L、TC4等常用金属涂层,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技术,研究颗粒的熔化状态、与基体的结合机理以及微观结构的转变,并结合有限元法(FEM)以及射线追踪法(RTM)建立了飞行颗粒的温度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飞行颗粒处于半熔化状态(如图1b所示),当颗粒沉积到基体后,颗粒内部原位生成纳米氧化镍,此外,颗粒顶部以及基体表面也出现部分氧化(如图1c所示);颗粒与基体之间存在冶金结合。模拟结果表明,颗粒的平均温度可通过调节颗粒粒径和飞行速度来调控,而送粉量对颗粒温度的影响较小。在颗粒对激光能量的吸收中,入射光线对颗粒温升起主导作用,但不同位置的颗粒之间会产生一定的遮蔽效应,从而阻碍颗粒对激光能量的吸收。接触角测试表明,涂层的亲/疏水性能可由激光功率以及基体预热温度调整,当激光功率为3000 W,基体无热处理时,接触角达最大值(143.1°),而当激光功率增加到5400 W,基体预热温度到700 ℃时,接触角达最小值(8.4°),接触角大范围的转变是由于颗粒熔化堆叠状态的转变所导致。

 
关键词
激光喷涂,熔化行为,沉积机理,组织结构,数值模拟
报告人
所 新坤
宁波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