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l Presentation基于表面改性与微结构调控的无铅FeS/Cu-Bi自润滑材料摩擦学性能研究
编号:277 访问权限:Participants Only 更新:2024-04-16 13:54:06 浏览:83次

2024-05-12 10:50

15min

[H2] 论坛7:摩擦、磨损与润滑技术C [H2-1] 论坛7C上午

暂无文件

摘要
含固体润滑剂的自润滑材料在摩擦副设计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铁路等工程装备领域。研究表明,无铅FeS/Cu-Bi材料在摩擦过程中,固体润滑相FeS从基体析出迁移至磨损表面与低熔点Bi相形成润滑膜,使材料具有较好减摩性能。然而,FeS易团聚,与铜基体湿润性较差、界面结合不良,当FeS弥散、均匀分布在材料中也会增强对铜基体的割裂和弱化作用,使材料力学性能下降,摩擦学性能受限。本文通过表面改性和机械合金化工艺调控FeS在铜基体中的分布,研究了材料的力学与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表面改性使FeS与铜基体形成良好冶金键合,提高了材料力学与减摩耐磨性能;变速球磨合金化不仅提升了润滑相与铜基体的界面结合,还能维持铜基体的连续性不受损伤,使材料的力学与摩擦学性能更佳。改性增强了FeS/Cu界面结合,FeS以“穿晶断裂”模式呈小颗粒体析出至摩擦界面,减缓了FeS向磨损表面的迁移和剥落速度,实现其在磨损表面的持续和有效供给,同时,小颗粒缓慢析出的FeS更易在磨损表面富集,与Bi发挥更好协同润滑效果,提升材料摩擦学性能。研究结果阐明了FeS改性调控材料摩擦学性能的作用机制,为绿色摩擦副材料开发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表面改性,界面键合,机械合金化,变速球磨,减摩耐磨
报告人
刘 聪
南阳师范学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