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ited speech固溶体纳米颗粒的合成、分离与催化
编号:246 访问权限:Participants Only 更新:2024-04-15 17:55:27 浏览:87次

2024-05-12 10:30

20min

[K] 论坛10:能源催化与传感 [K-1] 论坛10上午

暂无文件

摘要
本研究中,我们开发了针对难混溶合金体系普适的共还原方法[1]、慢合成方法[2]。此外还开发了使用于所有纳米颗粒分离的三溶剂分离方法,并给出了分离方法的理论解释[3]
基于上述方法,我们首次合成了全比例均匀混溶的Ni-Ru[4]、Pt-W[5]、Pd-Rh[2]、Pd-Pt[6]、Os-Pt[7]、Os-Pd[8]二元难混溶合金体系,以及Ru-Rh-Pd-Pt[9]四元高熵合金体系。
我们开发了Ni、Ru单金属的相控制方法与机理解释[4]。并在Ni-Ru[4]、Pt-W[5]体系中,研究了催化反应中惰性位点对活性位点的增强效应。在Pd-Rh[2]、Pd-Pt[6]体系中,发现了两个体系优异的三元催化性能,且该优异性能来自于Pd-Rh、Pd-Pt双原子位点分别对NO、C3H6分子的解离能力。并提出了CO吸附物种红外波数可作为反应活化能的替代指标的相应分析。
对于Os-Pt[7]、Os-Pd[8]体系而言,Os-Pt具有超越目前性能最好催化剂Ir的N2H4分解制氢能力,而Os-Pd则具有超越目前性能最好催化剂Rh的NOx还原能力。优异的性能主要源自于Os-Os位点对N2H4分解过程N-N的解离作用,以及Os-Pd位点对NO的解离作用。在Ru-Rh-Pd-Pt[9]四元高熵合金体系同样表现出比纯Rh催化剂更优异的NOx还原能力,这主要来自于相互独立的多原子活性位点对CO吸附、NO吸附、NO解离和氧溢流等多反应步骤的耦合。
 
关键词
固溶体合金,合成,分离,催化
报告人
黄 博
西安交通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