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ited speech质子陶瓷电池的性能优化
编号:195 访问权限:Participants Only 更新:2024-04-27 15:32:34 浏览:91次

2024-05-12 09:00

15min

[K] 论坛10:能源催化与传感 [K-1] 论坛10上午

暂无文件

摘要
质子陶瓷电池的性能优化
徐玫瑰1,邵宗平1
1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9
质子陶瓷电池(PCC)可以在燃料电池和电解电池模式下交替运行,但由于缺乏具有高氧还原/析出反应(ORR/OER)活性、低热膨胀系数、运行稳定性优异的空气电极和高催化活性的燃料电极,其实际应用受到限制。首先,鉴于Mg的低价态和碱土金属特性,我们在BaCo0.4Fe0.4Zr0.1Y0.1O3-δ(BCFZY)晶格中掺杂少量(5%)的Mg,其仍能保持立方钙钛矿结构。有趣的是,Ba(Co0.4Fe0.4Zr0.1Y0.1)0.95Mg0.05O3-δ(BCFZYM)表现出比BCFZY更高的氧离子和质子电导率,以及更强的质子吸收能力,从而在质子导体电解质BaZr0.1Ce0.7Y0.1Yb0.1O3-δ(BZCYYb)上表现出优异的ORR/OER活性[1]。其次,我们在氧化气氛下实现了Ni阳离子析出,成功制备出Ba0.95(Co0.4Fe0.4Zr0.1Y0.1)0.95Ni0.05O3-δ(BCFZYN)纳米复合空气电极,其在质子电解质BZCYYb上表现出优异的ORR/OER催化活性,满足PCC空气电极的双功能要求[2]。BCFZYN纳米复合材料由钙钛矿主相(D-BCFZYN)和部分NiO纳米颗粒组成。优异的ORR/OER活性归因于NiO纳米颗粒上的快速蒸汽吸附,以及D-BCFZYN主相的快速O2解吸和质子传导。然后,我们通过“负热膨胀补偿调节”概念,通过固相烧结将具有高电化学活性和热膨胀系数(TEC)的SrFeO3-δ(SF)与10wt.%负热膨胀材料(NTE,Zr2W3O12氧化物)结合在一起,有效地将SF的TEC从31.4×10-6K-1降到了19.7×10-6K-1,实现与电解质良好匹配的热膨胀性能。当将其应用于PCC时,该空气电极与电解质界面稳定性显著提升,复合电极材料热机械稳定性增强。最后,针对传统Ni基阳极支撑的直接氨燃料电池(DA-PCFC)的活性不足及Ni烧结问题,我们通过对比不同比例的Ru掺杂的Pr0.6Sr0.4Co0.2Fe0.8O3-δ(PSCF),开发出Pr0.6Sr0.4(Co0.2Fe0.8)0.85Ru0.15O3-δ(PSCFR15)作为DA-PCFC的阳极催化涂层。通过实验和密度泛函理论(DFT)模拟证明了析出的CoFeRu合金优化了催化过程中的氨吸附和氮解吸过程,从而提高了氨分解活性。并且含有PSCFR15催化涂层的DA-PCFC在650 oC时实现了630 mW cm-2的功率输出,电池稳定运行超过300小时,有效抑制了阳极的Ni颗粒烧结。
关键词
质子陶瓷电池,空气电极,氨燃料电极
报告人
徐 玫瑰
南京工业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