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ited speech固液协同作用下类金刚石薄膜的宏观超滑机理研究
编号:120 访问权限:Participants Only 更新:2024-04-25 22:44:04 浏览:79次

2024-05-12 16:00

20min

[G] 论坛6:分子薄膜、微纳表面工程 [G-2] 论坛6下午

暂无文件

摘要
摩擦和磨损广泛存在于各类工业装备中,并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和经济损失。超滑技术可以将摩擦系数降低一个数量级以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类金刚石薄膜(DLC)作为一种固体表面涂层,在真空、氮气等特殊环境下可以实现宏观超滑,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到了限制。本文围绕DLC薄膜超滑问题,探索了羧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与DLC薄膜的界面相互作用,研究了液体润滑剂与DLC薄膜协同实现超滑的规律及机理。结果表明:
1)3-羟基丙酸水溶液与DLC薄膜协同实现超滑,摩擦系数为0.004。3-羟基丙酸分子中同时含有羧基和羟基,摩擦会促进3-羟基丙酸分子通过羧基化学吸附在DLC薄膜上并形成摩擦化学膜,水分子可以通过氢键作用与3-羟基丙酸分子中的羟基结合形成水合鞘结构,从而有效减小摩擦,而摩擦作用下诱导DLC薄膜发生石墨化转变,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摩擦系数。
2)柠檬酸锂添加剂和与DLC薄膜协同实现超滑和近零磨损,在1.15 GPa接触压力下摩擦系数为0.002,DLC薄膜磨损率为7.8×10-11 mm3/N·m。柠檬酸锂分子中含有多个羧酸根,在摩擦过程中可以与DLC薄膜发生化学吸附形成摩擦化学膜,且锂离子可以吸附水分子并形成水合鞘结构,减小摩擦。由柠檬酸锂分子组成的摩擦化学膜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即使在高接触压力下也难以被去除,从而提高了DLC薄膜的抗磨性能。
3)聚乙二醇月桂酸酯与DLC薄膜协同实现高温超滑(120℃),摩擦系数为0.003。高温摩擦下会促进DLC薄膜中的氢原子逸散,使得表面碳原子具有更多的悬空键,从而有利于聚乙二醇月桂酸酯分子与DLC薄膜发生摩擦化学反应并形成摩擦化学膜,避免摩擦副直接接触并减少摩擦。此外高温条件下聚乙二醇月桂酸酯粘度较低,摩擦副间形成的流体膜剪切强度小,因此可以实现超低摩擦系数。
 
关键词
superlubricity,solid-liquid,diamond-like carbon,tribochemical film
报告人
孙 守义
西北工业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