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 / 2022-10-05 17:04:06
粗糙轴承钢表面镀覆a-C:H薄膜界面超滑构筑机制研究
a-C:H薄膜;表面粗糙峰;超滑;氢含量;实际接触面积
暂无
Abstract Accepted
王银惠 / 清华大学
陈新春 / 清华大学
已有研究报道含氢非晶碳膜(a-C:H)能够在惰性气体氛围中实现超滑,但是所报道的案例中,实现超滑的基底表面粗糙度小于工业应用等级(处于原子尺度或数纳米范围内)。为了揭示粗糙表面中凹凸峰对于含氢碳膜超滑状态建立的影响,本研究中通过离子束沉积方式在粗糙的轴承钢表面(算术平均高度Sa~128nm)镀覆a-C:H薄膜,并在氮气氛围下进行球盘往复摩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自配副条件下,摩擦系数在处于0.004~0.008范围内至少可以维持80000转;多波长拉曼光谱显示随着摩擦循环周期的增大,a-C:H薄膜中的氢原子逐渐被消耗,并且球侧薄膜中的sp2团簇化结构增加;相比小的摩擦循环周期下的球侧薄膜,更高摩擦循环周期下的薄膜表层氢含量降低3.95% ~ 7.85%。通过G-M模型估算了该粗糙表面实际接触压力,可知实际接触应力大约是表观接触应力(~1.17 GPa)的4倍。此外,聚焦离子束切割磨痕沟槽,沟槽截面形貌揭示超滑状态的维持机制,虽然粗糙表面中峰顶的氢原子在摩擦过程中被逐渐消耗,但是处于谷底的碳膜材料处于原始薄膜沉积状态,其逐渐参与到摩擦过程中,并补充接触区域的氢消耗,维持氢钝化、超滑状态。该研究成果为高含氢的a-C:H薄膜镀覆在工业零部件上基底表面的粗糙度范围提供一定指导。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21

    2023

    04-23

    2023

  • 04-20 2023

    Draft paper submission deadline

  • 04-23 2023

    Registration deadline

主办单位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有限公司
特种表面保护材料及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