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第二届表面工程国际会议总结

2017-05-28 14:35:20 浏览:190

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热处理分会、材料分会、摩擦学分会承办,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武汉市科协、机械科学院、西安交大、华中理工大学等协办的第二届表面工程国际会议于1999年10月17-21日在武汉隆重召开。会议获得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材料热处理与表面工程联合会、国家机械工业局、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英国电气工程师学会、日本机械工程师学会等17个国际学术组织与国内单位的支持。

       来自中国、英国、美国、日本、加拿大、波兰、瑞士、越南及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320余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世纪盛会。会上交流论文共216篇,其中英文88篇,编辑出版英文、中文论文集1、2册,计815页。

       10月17日晚组织了欢迎宴会,大会组委会主任练元坚教授主持,大会名誉主席、国家机械工业局原局长邵奇惠教授致祝酒辞,热情洋溢地欢迎各位专家代表来武汉参加表面工程国际盛会。

       10月18日上午9时大会隆重开幕,在主席台上就座的有大会名誉主席邵奇惠教授、湖北省副省长苏晓云、国际材料热处理与表面工程联合会主席T. Bell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滨士教授、中国科协副主席孙大涌教授、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H. M. Hawthorne 教授、日本神户中前胜彦教授、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 George E. Totten博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天虎教授、武汉市科委主任刘家栋教授、华中理工大学校长同济教授、表面工程分会理事长练元坚教授等。总会秘书长宋天虎委托分会理事长练元坚主持了开幕式。主持人首次宣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和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何光远为大会的题词。分别是:“发展表面工程,提高技术水平”、“加强表面工程技术交流,促进先进制造技术发展”。大会名誉主席邵奇惠致开幕词,孙大涌教授与T. Bell教授分别代表中国科协、国际材料热处理与表面工程联合会致词祝贺,苏晓云副省长代表省委、省政府致词祝贺。

       这次大会得到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武汉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中国广州科龙电器集团公司、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等8个单位的赞助。

       大会主题:迈向21世纪—表面工程新技术和成功应用。学术报告采取大会特邀报告与专题分会报告、交流讨论相结合。在全体会议上,由15名国内外表面工程领域中的知名专家作为特邀代表分别就21世纪表面工程的发展方向、稀土表面工程,表面工程与腐蚀防护,表面工程与汽车、家电、三峡工程,固体润滑涂层性能及应用,金属薄膜涂层性能评价及功能复合材料的界面化学等方面作了专题报告。按语种与专业划分4个分会场,包括英国综合分会场;气相沉积、离子注入与激光表面改性及化学热处理技术分会场;热喷涂与堆焊技术、电镀与化学镀及转化膜技术、磨损失效机理及对策分会场;涂料与涂装技术、腐蚀失效机理与对策分会场等。

       通过全体会议特邀报告与分会报告交流,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这次会议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气氛活跃、组织严密、安排有序。

       表面工程的研究和应用是当前世界材料科学领域和先进制造技术中的热点。据专家估算表面工程作为一个产业,每年能带来一千亿左右的产值,如果加上和表面工程相关的诸多产品那么其产值和利润就更多。

       这次分议为迎接世纪挑战的表面工程领域的专家、教授、研究人员、工程师们,提供了加强表面工程技术国际交流,增进友谊的机会;提供了探讨表面工程学科前沿与现代技术以及表面工程新技术产业化与未来发展方向的论坛,为推动表面工程科技进步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促进表面工程新技术的成功应用,作出了积极贡献,会议达到预期效果获得圆满成功。

       这次会议获得圆满成功的重要标志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迈向21世纪—表面工程新技术和成功应用”主题突出,会议水平高。在会议组织机构和特邀报告的安排上,对努力体现表面工程新技术和表面工程技术和成功应用两个方面的

彼此联系和相互依存的特色作了仔细考虑。会议的协办单位中既有著名的表面工程学术研究单位,又有成功应用表面工程技术的著名企业。应邀向大会作报告的不仅有国际表面工程学术界的著名人物,如T. Bell 教授(英)、LeoVincent 教授(法)、H. M. Hawthorne 教授(加)及中国工程院徐滨士等3名院士,还有来自国内知名专家及著名大企业的总工程师、总裁。

(2)本届会议得到了各党政领导的重视。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和全国政协常委、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为大会题词祝贺,国家机械工业局原局长邵奇惠,中国科协副主席孙大涌,湖北省副省长苏晓云等出席大会并致词祝贺。

(3)由材料保护杂志社正式出版的英文、中文论文集《表面工程新技术和成功应用》1、2册,论文集收集了国内外表面工程领域中著名专家的15篇大会特邀报告与分会学术报告共216篇,计815页。论文集内容丰富,具有新颖性、前瞻性、实用性。论文集精装,印刷质量高,是表面工程领域重要的文献资料。

(4)参加会议的代表人数众多,层次水平高,专业面宽。正式代表320余名,另外一些所、校组织40余名研究生列席会议。据统计,在出席会议的代表中有80%以上代表具有高级职称或有硕士以上学历,其中院士、教授、研究员占1/4。参加会议的还有全国各地近80家企业的总经理和高中级技术人员。

(5)会议内容丰富多彩,大会与分会报告相结合、交流与讨论,气氛十分活跃;举办楚游宫宴会,欣赏演出,又安排国内代表参观神龙汽车厂,外宾游览观光,全体参观观光,全体参观湖北省博物馆,并欣赏国宝春秋时期编钟演奏表演。代表们满意,反映好。

(6)会议组织严密,安排有序,秘书组、会务组、展览组、接待组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外国与香港等代表住在星级湖滨花园。接待工作全面委托汉口中国国际旅行社负责。除完成会议正常工作外,还尽可能满足中外代表提出的要求(如单独派导游陪George E. Totten 博士夫人游览武汉,去机场接送外宾没有出现一点差错),受到与会代表一致赞扬。

       会议期间,同时举办了表面工程新技术、新材料、新仪器设备小型展览会,有22个单位参加。还召开了湖北省暨武汉市腐蚀与防护学会学术交流会。召开了与会的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委员会,讨论将该国际会议作为系列性会议,并打算第三届国际会议后年在成都召开;讨论了分会委员会换届有关问题。

       大会的筹备工作近2年,在这期间表面工程分会的挂靠单位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林安所长等所领导十分重视,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武汉市科协扬佳福副主席等参与领导,共同协助筹备会议。在会议期间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武汉市科协又抽调十几名工作人员,组成秘书组、会务组、展览组、接待组、宣传报告组,热心服务,为大会的圆满成功勤备工作,受到与会代表一致好评。华中理工大学外招、汉口中国国际旅行社对会务工作给予多方面的支持、热情服务,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武汉’99第二届表面工程国际会议秘书处

                                   1999年11月8日